01 紫光NUV395

紫光NUV395
1.1 紫光是植物趋光性的中心区域,能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;
1.2 紫光抑制植物的主干和页面生长(抑制徒长);
1.3 紫光可激发植物的花青色素,促使植物的果实/花瓣或叶片上色,提升品质。
02 蓝光NB450

红光NR660
2.1 在弱光环境中,蓝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红光强;
2.2 蓝光对于植物生长初期作用大,帮助植物建立发达的根系;
2.3 蓝光抑制植物的主干和页面的生长,但是增长主干的粗壮度;
2.4 叶绿素a/b在蓝光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峰,主要帮助植物合成蛋白质和氨基酸;
2.5 适当的蓝光使得植物生长更匀称、更健康,提升植物产出的质量。
03 红光NR660

蓝光NB450
3.1 红光是光合作用的主力,在一定的蓝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效果最好;
3.2 在弱光环境中,红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;
3.3 红光控制光周期以及开花的节奏 Pr/Pfr——影响花期;
3.4 红光主要帮助植物制造碳水化合物,使得植物长高,页面长大。
04 绿光NG520

绿光NG520
4.1 绿光具有一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;
4.2 在强光环境中(与其他光质相配合),绿光的作用才更大;
4.3 绿光可以穿透叶冠层,增加整体的光合作用;
4.4 绿光可以中和以红蓝光谱,减轻视觉的“光污染”,光混合时视觉效果好。
05 红外光NFR730

红外光NFR730
5.1 艾默生效应(双光增益效应)
生物学家罗伯特·艾默生于1957年实验发现:绿色植物在红光(波长660nm)和红外(波长>700nm)一起照射下,光合作用的效率远比波长660nm单独照射下高。
5.2 植物避荫效应
红外光也是植物趋光性的敏感光谱,植物在红外光的照射下,感觉有物体在高处遮蔽了光线抑制了自身的增长,会努力地向更高处生长,促使植物快速长高。